
大健康的范疇涉及各類與健康相關的信息、產品和服務,不僅提倡有科學的健康生活,還有正確的健康消費等,近幾年在亞健康狀態的不斷蔓延之下,中國人均健康支出僅占全球人均健康支出水平的五分之一,現階段我國大健康行業主要以醫藥和健康養老為主,市場占比分別約為50.05%和33.04%,由此可以看出來,中國的大健康產業發展前景巨大。
一、中國大健康產業結構
目前中國的大健康產業結構以醫院醫療服務、醫療商品為主,兩者市場占比達到95%,主要是對疾病進行治療,在疾病的預防、健康促進、慢性病管理等領域發展不足,但是隨著國家醫療改革制度的持續出臺,在一定程度上推進了我國健康產業的發展進程,逐漸地形成了藥品、保健食品、營養補充劑、醫療器械和保健藥品等大健康產業鏈環節。
二、市場規模
我國大健康產業主要包括醫療性健康服務和非醫療性健康服務,其中醫療性健康產業鏈由醫療、醫藥、保健品、健康管理和健康養老五大領域構成,在2020年中國大健康產業規模約為7.24萬億元,分為藥品、醫療器械和醫藥耗材,在2020年產業規模達到41260億元,市場占比約為56.9%,醫療產業規模約4646億元,占比為6.4%,健康養老產業規模達到約19654億元,市場占比為27.1%,保健品產業規模為3032億元,占比為4.18%,最后是健康管理產業規模為3764億元,市場占比約為5.2%。
三、細分市場格局
北京研精畢智分析,目前中國大健康服務行業主要分為六個領域,主要包括醫療健康、醫療保健、私人醫生、高端醫療服務和醫療美容等,隨著高端醫療、醫療產業化延伸和醫院集團的發展,都促進了中國大健康行業的市場化水平,同時進一步釋放了市場需求。
四、市場競爭格局
目前我國大健康行業有多個細分市場,在2020年保健品市場CR5達到約19.9%,感冒實體藥店終端市場CR5為44.2%,從整體上來看,我國大健康醫藥市場集中度較高。
在保健食品領域,湯臣倍健、無限極、安利和健合等品牌市場份額較多;化藥和生物藥領域,以江蘇恒瑞、復星醫藥和石藥集團等代表企業市場占比大;在生物制品領域,市場占有率前幾名的企業有沃森生物、泰康生物和智飛生物,其市場占比分別為33.03%、23.48%和2.75%。
五、市場方向
市場供給側改革要素分別為優化產能、國際合作和重民生,其中重民生就是以民生為導向的產業與大健康行業,只有滿足了人們的健康生活需求,將民眾的幸福訴求與科技創新互相融合,圍繞民生訴求的各個層次,大力地發展大健康行業才是全球未來發展的方向。
大健康行業跟國計民生緊密相關,其覆蓋范圍廣、產業鏈長,影響的行業范圍較大,國家提出到2021年,要基本建立健康服務業體系,行業總體規模達到8萬億以上,中國大健康行業將會成為消費市場中新的經濟增長點。
研精畢智市場調研網隸屬于北京研精畢智信息咨詢有限公司(北京研精畢智英文簡稱“XYZResearch),是國內領先的行業研究及企業研究服務供應商。通過有效分析復雜數據和各類渠道信息,助力客戶深入了解所關注的細分市場,包括市場空間、競爭格局、市場進入策略、用戶結構等,包括深度研究目標企業組織架構,市場策略、銷售結構、戰略規劃等,幫助企業做出更有價值的商業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