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益于歐洲市場需求的帶動,我國光伏發電行業于2005年起步,十幾年來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逐步建立起了完整的市場環境和行業體系,已經成為我國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同時隨著我國提出“碳達峰、碳中和”和各項政策,在“十四五”期間中國光伏發電行業將迎來新的發展高峰,本文主要整理了中國光伏發電行業的發展簡況、產業鏈格局及主要企業等內容。
2021年中國光伏發電市場分析
根據數據顯示,在2021年我國新增的光伏發電并網裝機容量約為5300萬千瓦,其中新增裝機容量達到5493萬千瓦,與2020年同比增長14%,連續第九年占據世界首位。截止到2022年2月,中國光伏發電裝機容量約為3.1億千瓦,同比增長約20.9%。
在2021年全國光伏發電量統計為3259億千瓦時,其中利用小時數最高的是東北地區,約為1471小時,其次是華北地區1229小時,而利用率最高的省份是內蒙古1558小時、吉林1536小時。總計全國光伏發電利用率約為98%,光伏發電量同比增長25.1%。
中國光伏發電行業現狀
1、光伏發電企業注冊量穩步增長
目前我國光伏發電企業注冊量呈現穩步增長的態勢,由2017年的3.2萬增長至2021年的6.1萬家,2021年新增約3.3萬家,同比增長32.9%。
2、“碳達峰、碳中和”+分布式光伏、智能光伏等舉措持續推進
為了應對氣候變化,在全球范圍內對光伏發電的市場需求穩步增長,據統計在2021年中國光伏產品出口額達到284億美元,隨著國內持續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的舉措,同時在分布式光伏、智能光伏等計劃和政策的實施之下,加快了全國光伏發電的基礎建設進程。
3、產業鏈布局多個環節相扣,企業產量優勢突出
在中國光伏發電產業鏈環節中的企業產量情況來看,多數企業憑借產量優勢占據市場份額,其中隆基股份在組件和硅片產量方面優勢較大,已經基本形成從單晶硅到組件再到電站光伏運營的完整光伏發電產業鏈,其次是通威股份在組件、高純晶硅和光伏發電量方面產量多,陽關電源在光伏逆變器領域占據較大的優勢。
4、光伏發電應用市場中分布式首超集中式電站,占比約53.4%
在2021年中國光伏發電應用市場中,大型地面電站約占據46.6%的份額,分布式電站占比53.4%,但是隨著國內大型風光基地項目的開工建設,預計在2022年,大型地面電站將重新超過分布式電站的市場占比,在“十四五”期間將會逐漸形成集中式與分布式齊發展的格局。
經過多年來不斷的發展,光伏發電行業已經成為推動我國能源產業變革的重要引擎之一,并且在全球光伏發電產業發展的帶動之下,中國光伏產業將會進一步發展。
報告版權僅為北京研精畢智信息咨詢有限公司所有,未經書面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復制和發布。
研精畢智市場調研網隸屬于北京研精畢智信息咨詢有限公司(北京研精畢智英文簡稱“XYZResearch),是國內領先的行業研究及企業研究服務供應商。通過有效分析復雜數據和各類渠道信息,助力客戶深入了解所關注的細分市場,包括市場空間、競爭格局、市場進入策略、用戶結構等,包括深度研究目標企業組織架構,市場策略、銷售結構、戰略規劃等,幫助企業做出更有價值的商業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