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些年來我國政府通過多種手段積極引導與優化城市交通網絡布局,大力發展智能交通領域,陸續發布了多項政策加快建設智能交通基礎設施與系統,同時車路協同技術逐漸成為了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被廣泛認為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1、行業政策
2022年3月,交通運輸部、科學技術部印發《交通領域科技創新中長期發展規劃綱要(2021-2035年)的通知》,提出推動智慧交通與智慧城市協同發展,突破城市交通需求預測及評估仿真、交通運行狀態感知、城市交通多智能體仿真及決策、數據驅動的交通疏堵控制與誘導等技術。
2022年8月,交通運輸部發布《關于江西省增補安遠縣城鄉交通一體化發展交通強國建設試點任務的意見》,提到推動縣域智慧交通大數據中心建設,構建智慧交通云控指揮平臺,豐富交通大數據應用場景。
2、市場規模
根據行業調研機構XYZ-Research整理統計,目前車路協同市場規模正在不斷擴大,2021年中國車路協同市場規模達到了640億元,同比增長23%;而到2022年,車路協同整體市場規模進一步增加至800億元以上,同比增長25%,市場增速較上年同期加快2個百分點。
當前隨著汽車產業逐步向智能化、網聯化的趨勢逐步邁進,對智慧交通領域的利好程度也在不斷加深,車路協同作為可以實現車輛與道路之間的信息交互和協同的一種新興技術,整體行業逐步取得了顯著的發展,到2025年中國車路協同市場規模將有望達到1400億元以上。
3、智能網聯汽車出貨量
據最近公布的調查報告指出,近幾年中國智能網聯汽車市場出貨量逐年上漲,截至2021年末,國內市場出貨量接近1400萬臺,與上年相比有一定幅度的上升;到2022年,智能網聯汽車出貨量增長至1600萬臺以上,較2021年同期新增了約200萬臺,預計2023年全國智能網聯汽車出貨量將達到1900萬臺左右,同比上年末新增約300萬臺。
由此可見當前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發展前景廣闊,同時市場消費者對汽車智能化的接受程度逐漸升高,將會有效帶動包括車路協同領域在內的整條產業鏈快速發展,加速我國智慧交通建設的產業化進程。
4、下游應用領域
由于車路協同產業鏈涉及的范圍比較廣,下游環節涵蓋公共服務、共享出行、物流配送及自動駕駛等多個應用領域,受益于自動駕駛汽車的廣泛普及,在各個行業中的應用程度不斷加強,促進了車路協同行業的不斷向好發展。
從車路協同行業下游應用領域分布情況來看,當前自動駕駛是我國車路協同行業應用范圍最廣泛的領域,2022年,占有全國車路協同市場份額的接近50%,排在首位,此外其他車路協同應用領域的市場占比之和為一半左右。
5、企業數量
在企業層面,自從2014年以來,我國智慧交通行業相關企業注冊數量不斷增加,由490家增長至2019年的2200家左右,年均新增約340家,從2020年開始,智慧交通相關企業注冊數量開始呈現下降趨勢,降至2100家左右,到2021年,全國智慧交通相關企業注冊數量進一步降低至1500家以下。
研精畢智市場調研網隸屬于北京研精畢智信息咨詢有限公司(北京研精畢智英文簡稱“XYZResearch),是國內領先的行業研究及企業研究服務供應商。通過有效分析復雜數據和各類渠道信息,助力客戶深入了解所關注的細分市場,包括市場空間、競爭格局、市場進入策略、用戶結構等,包括深度研究目標企業組織架構,市場策略、銷售結構、戰略規劃等,幫助企業做出更有價值的商業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