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國,個人保護設備是一個正在快速發展的行業,隨著經濟發展而逐漸壯大,不斷被發掘市場潛力,同時職業安全與健康法律法規的出臺也可以有效地促進個人保護設備市場進步,在發展的同時,行業也面臨著機遇和挑戰。
中國個人保護設備行業競爭格局
1、市場競爭現狀
從數據看,頭部企業市場份額較小,只占市場中不到7%。在頭部企業中,國外企業占據主要市場份額。這表示現在市場局面仍然是高競爭、低壟斷態勢,競爭程度激烈。這表明中國企業依靠價格與質量的高性價比優勢進行追趕行業龍頭的可能性高。旺盛的需求刺激行業規模擴張,大批企業涌入行業。
中國個人保護設備生產企業主要集中在華南、華北、華中等經濟相對發達地區。這些地區經濟發達,市場集中度高,這三個地區產量約占市場總體產量的77%。
2、主要競爭企業
華信近20年來一直專注于中高檔安全帽,安全鞋和呼吸防護系列產品的研發和生產。產品通過了美國ANSI,歐洲CE和國家LA等多項質量認證,并且獲得多項國家專利。主要研究安全帽、安全鞋、面罩、護目鏡。
上海港凱是一家香港獨資公司,注重呼吸防護設備的研發。
順富集團是全球最大的固特異生產工廠,行銷全球五十余國。
3、驅動因素
中國個人保護設備品牌以研發質量價格優勢,趕超國外市場的高端品牌,國務院發出《關于調整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目錄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的決定》,自1984年4月7日開始列入生產許可證管理的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取消取證。
4、行業痛點
歐美等市場對中國產的個人防護用品進入是有嚴格要求的,所銷售的產品必須符合當地的法規和標準,也就是所謂的“合規”。
5、機遇
隨著法律法規的日趨完善,個人對安全意識提升帶來的對防護用品的剛性消費,產品功能性變革帶來的價格上漲,將逐漸打破國際大品牌在中國市場占具的高端市場份額。
電子商務網絡平臺將進一步拓展中國個人防護用品企業的營銷市場。
隨著新材料、新技術的出現,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堅持產品創新,加大科技投入,與相關的科研機構和大專院校合作,研制更多的用中國智造的個人防護用品產品,為安全生產服務。
6、挑戰
目前,國內暴露出來比較突出的問題是大量無資質的認證機構和中介機構,利用企業對于歐盟法規的不了解,誤導企業進行錯誤的選擇,簽發了大量無效的CE證書,使得企業在出口歐盟過程中,面臨了巨大的商業風險和法律風險。
中國個人保護設備市場分銷渠道分析
1、銷售模式及渠道
當前的主要銷售模式及渠道包括代理和直銷,代理又分為買斷式和傭金式兩種形式,并且以前者為主,后者為輔。
2、未來發展趨勢
中國個人保護設備行業未來可能會以復合營銷網絡、無店銷售和直銷方式為主,復合營銷網絡的目的是實施品牌經營,無店銷售注重與零售業結成聯盟。
研精畢智市場調研網隸屬于北京研精畢智信息咨詢有限公司(北京研精畢智英文簡稱“XYZResearch),是國內領先的行業研究及企業研究服務供應商。通過有效分析復雜數據和各類渠道信息,助力客戶深入了解所關注的細分市場,包括市場空間、競爭格局、市場進入策略、用戶結構等,包括深度研究目標企業組織架構,市場策略、銷售結構、戰略規劃等,幫助企業做出更有價值的商業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