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高原病的發病現狀可知,當人們攀升至海拔4500米以上時高原病的發病率為40%至60%而沒有達到100%,說明對于高原病的發生存在顯著的個體差異。所以,我們采取合理的高原防護措施以提高機體的耐受性從而實現高原病的有效預防將會是可行的。
一、高原環境機體損傷影響因素
高原環境損傷機體的影響因素有許多,基于高原環境的特點,其影響因素主要可以分為低氧、高寒和強紫外線輻射。據國內文獻報道,高原低氧環境主要會對機體以下五個方面產生影響:
1、對機體循環系統產生重要影響
由于機體吸入的氧氣量大大減少,而心臟作為機體代謝最旺盛的器官之一對缺血缺氧十分敏感,所以為了補償供氧量的不足,心血管系統會向機體各組織輸送更多的血液,從而導致機體的血氧飽和度明顯下降、并且伴隨著呼吸頻率和心率明顯加快,血壓收縮壓和舒張壓明顯升高。與此同時,為使血液的攜氧能力增強,血液中血紅蛋白和紅細胞的數量會急劇增加而導致血液粘滯性增高,嚴重時會出現水腫而誘發許多疾病。
2、對機體呼吸系統產生重要影響
由于缺氧導致動脈血氧飽和度降低,機體會因此出現明顯的呼吸幅度和呼吸頻率加大加快以形成肺泡通氣區域,如此過度換氣使機體呼出的二氧化碳濃度大大增加,從而導致血漿pH高于7.45而產生呼吸性堿中毒。
3、對機體泌尿系統產生影響
缺氧會導致機體臟器血流重新分配,腎臟的血流量顯著下降從而使腎小管分泌代謝能力和重吸收能力下降,腎小球過濾功能異常,嚴重時會出現少尿或是高原蛋白尿現象。此外,機體無氧代謝增加有可能會破壞體內酸堿平衡。
二、高原環境下現場急救/輔助醫療后送關鍵技術及裝備現狀
1、增氧設備
高原上常見的增氧設備主要可以分為富氧室、液態儲氧罐和制氧機等幾類。
2、增壓設備
常見的增壓設備主要有高原增壓帳篷、便攜式加壓艙和持續正壓呼吸器面罩等。
3、醫療后送裝備
在復雜多變的情況下,單憑現場急救必然是不夠的,如何將患者送至低海拔地區而得到有效、及時、合理的救治也是目前應當重點關注的問題。當然,要將患者快速送至低海拔區域,最常見的交通工具自然是高原醫療救護車。其實,空中救援一直以來都是最有力的救援方式。
4、藥物治療
根據《荒野醫學協會急性高原疾病防治臨床實踐指南:2019年更新》可知,目前有下列藥物可以用于治療急性高原反應/高原腦水腫和高原肺水腫,包括地塞米松、硝苯地平和磷酸二酯酶抑制劑等。
研精畢智市場調研網隸屬于北京研精畢智信息咨詢有限公司(北京研精畢智英文簡稱“XYZResearch),是國內領先的行業研究及企業研究服務供應商。通過有效分析復雜數據和各類渠道信息,助力客戶深入了解所關注的細分市場,包括市場空間、競爭格局、市場進入策略、用戶結構等,包括深度研究目標企業組織架構,市場策略、銷售結構、戰略規劃等,幫助企業做出更有價值的商業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