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益于我國光伏企業在技術研發和創新方面的投入規模不斷增加,光伏產業完成了質的飛躍,目前已經逐漸成為國內“雙碳”目標的主要實現方式之一,為中國能源變革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本文深入探討了中國光伏行業“專精特新”企業發展現狀。
一、光伏行業“專精特新”企業數量逐年增長
在國內能源終端市場需求增長的持續拉動之下,我國光伏行業迅速發展,截止到2022年末,全國已經公布四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其中光伏行業作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目前已經有多家企業獲得小巨人稱號,根據北京研精畢智信息咨詢的行業調研數據顯示,在2021年第三批光伏行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量達27家左右,較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4家,同比增長107.7%,到2022年末,全國光伏行業“專精特新”企業數量上升至44家左右,與2021年第三批數量相比增加了17家,同比增長63%。
二、電池片、逆變器和光伏玻璃等領域集中度較高
在我國光伏行業發展勢頭迅猛的背景之下,光伏應用市場也在快速發展,根據最新整理的調研數據顯示,近幾年我國光伏行業“專精特新”企業數量逐年增長,在國內光伏組件制造產業中,配套產業包括逆變器、支架、線纜、儲能蓄電池和生產設備等環節,有著龐大的產業鏈結構,從我國光伏行業應用領域方面來看,主要集中于電池片、逆變器和光伏玻璃等領域,其市場集中度相對較高,目前已經逐漸成為我國光伏產業發展的重點。
三、地區集群化布局效應愈加明顯
得益于國內“專精特新”光伏企業在技術研發和創新方面的投入規模不斷增加,帶動了我國光伏產業競爭力持續提升,我國各地區積極相應國家培育“專精特新”企業的政策,在資金、產業鏈和企業等方面提供支持,據最新調研統計,從2021年初到2022年末,國內光伏規劃擴產項目數量達到480個以上,從整體來看區域分布集中度較為明顯的,其中西北地區多以多晶硅/拉棒為主,內蒙古地區占比超過12.5%,其次是長三角地區以電池片和組件項目為主要領域。
四、江蘇和安徽等省份支持政策陸續出臺
由于光伏產業具有一定的產業鏈帶動效應,吸引了眾多省份陸續進行布局,在國家明確“專精特新”企業相關支持政策的基礎之上,不少省份也開始出臺了相關政策,比如江蘇省在“十四五”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規劃中提到了要立足該省制造業規模優勢、配套優勢,支持重點產業鏈強鏈補鏈,鞏固提升包括特高壓設備、晶硅光伏等在內的產業鏈整體競爭力;其次安徽省提出培育上下游聯動、產研用協同的良好發展態勢,打造國內領先、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光伏產業鏈集群。
研精畢智市場調研網隸屬于北京研精畢智信息咨詢有限公司(北京研精畢智英文簡稱“XYZResearch),是國內領先的行業研究及企業研究服務供應商。通過有效分析復雜數據和各類渠道信息,助力客戶深入了解所關注的細分市場,包括市場空間、競爭格局、市場進入策略、用戶結構等,包括深度研究目標企業組織架構,市場策略、銷售結構、戰略規劃等,幫助企業做出更有價值的商業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