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伺服系統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以及下游市場的不斷滲透,全球伺服電機行業的市場規模在穩步增大。在未來伺服電機行業將會有什么樣的發展趨勢?本文北京研精畢智對此進行了分析。
一、中國伺服電機行業競爭格局
1、競爭層次
我國伺服電機行業可分為高端、中高端、中低端三個競爭層次。高端伺服電機主要運用在精密工業儀器、機器人以及竣工領域。這一層次主要被德國、日本等海外龍頭企業壟斷。國內伺服電機企業主要集中在中高端層次,包括匯川技術、臺灣臺達等。第三層次主要是生產中低端產品的企業,包括江特電機、江蘇雷利、雷賽智能燈國產中小品牌。
2、市場份額
從市場競爭格局看,國際企業主要有日本的松下、安川、三菱、三洋、以色列的ELMO、美國AMC、COPLEY等。國內伺服電機制造商主要有臺達、士林、匯川技術、英威騰等。具體來看,匯川技術的市場份額約占16%以上,其次是安川、松下、臺達、三菱,市場份額分別為10.5%、9.6%、8.9%、8.8%。
3、市場集中度
目前伺服電機行業CR5約54%,行業頭部效應明顯,主要競爭者和潛在進入者的發展機會較小。隨著我國國產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在未來,伺服電機相關企業發展空間依然是廣闊的。
二、中國伺服電機行業發展趨勢預測
1、向一體化、集成化方向發展
電動機、反應、操控、通訊的縱向一體化成為當時小功率私服體系的發展方向。在未來,電機、驅動和控制的集成使三者從設計、制造到運行、維護緊密相連,推動伺服電機行業進一步發展。
2、效能進一步提升
提升電機的能效等級是實現節能減排的重要環節,高效節能電機替換將帶成為大需求。在政策方面,我國支持高效節能電機的應用,產業方面由于電機使用成本在全生命周期成本中占絕大比重,隨著政策和技術驅動高效節能電機持續降本,經濟性逐步顯現,由高效節能電機替代傳統電機的存量更換需求將逐步提升。
3、國產化進程加快
國內工業機器人伺服電機(主要是交流伺服)外資品牌占比約65%,匯川技術打破外資壟斷。外資品牌中以日系和歐美品牌為主導,國產品牌發展起步較晚,在伺服電機領域一直處于追趕位置。從國內其他廠商競爭力角度看,在匯川引領下,眾多國內電機企業開始奮起直追,包括禾川科技、江蘇雷利、鳴志電器在內的眾多國內品牌都推出自己成熟的伺服電機產品,并開始在市場上嶄露頭角。
研精畢智市場調研網隸屬于北京研精畢智信息咨詢有限公司(北京研精畢智英文簡稱“XYZResearch),是國內領先的行業研究及企業研究服務供應商。通過有效分析復雜數據和各類渠道信息,助力客戶深入了解所關注的細分市場,包括市場空間、競爭格局、市場進入策略、用戶結構等,包括深度研究目標企業組織架構,市場策略、銷售結構、戰略規劃等,幫助企業做出更有價值的商業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