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3D打印行業相比歐美發達國家起步較晚,但在下游需求牽引及政策支持下實現快速追趕。在行業發展初期,我國3D打印行業存在著產業鏈不完整、原材料不成熟、技術標準混亂等問題,隨著各項政策的推進與落實,中國3D打印產業逐漸走向成熟,與世界先進水平差距不斷縮小,市場呈現快速增長趨勢。
一、中國3D打印行業競爭格局分析
1、競爭層次
在我國3D打印相關業務收入過億元的中國企業中,消費級3D打印機龍頭廠商深圳創想三維營收超過10億元,營收超過2億元的企業在10家以上,如鉑力特、先臨三維等;營收在1-2億元的企業有將近20家,如愛康醫療。
2、區域集中度
在中國36家3D打印相關業務收入過億的企業中,珠三角和 行三角地區的企業數量最多,都達到了11家,占比約40%;京津冀地區有3家,占比11%;其他地區占比10%。
3、分布情況
我國3D打印行業的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廣東、江蘇、南京、陜西、浙江等地。其中,廣東、江蘇及北京的上市企業數量過半,占比在50%以上,分別占比23%、19%、12%;其他地區企業數量占比38%左右。
二、中國3D打印行業發展趨勢
1、個性化需求推動3D打印市場規模增長
隨著經濟發展和生活水平提高,消費者更加追求個性化的需求,3D打印將與機器人、人工智能等技術一起,提高制造業生產線的柔性化程度,以更低成本生產定制產品。同時,使消費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設計模型的形狀和大小,建模后通過3D打印技術創建實體。未來,隨著3D打印機、材料和后處理技術的發展,將不斷促進3D打印行業市場規模的擴大。
2、3D打印材料種類推動3D打印應用范圍擴大
打印材料種類不斷豐富,推動3D打印機應用范圍擴大。3D打印材料主要包括金屬材料、高分子材料和陶瓷材料,其中塑料仍是使用最多的材料,但金屬材料增長很快,其使用率提高到了36%左右。金屬材料的廣泛使用帶動了工業級3D打印機銷售的增長,推動3D打印由消費級市場向高端制造市場拓展,3D打印的應用領域將不斷擴大。
3、產業鏈專業分工深化,促進3D打印行業多元發展
由于產業發展初期技術推廣和市場規模的限制,目前,我國主要的3D打印企業一般以材料供應,設備制造和打印服務的綜合形式存在。但從長期來看,3D產業鏈上的專業分工會進一步深化,專業材料供應商和專業打印企業會出現,產品設計服務會獨立或向下游消費企業轉移。同時還會出現為3D打印產業提供支持服務的第三方檢測驗證、金融、電子商務、知識產權保護等服務平臺。此外,為了加快產品開發、改進產品性能、提高用戶需求響應速度,汽車、電子、航天、醫療、制鞋等行業也在積極探索3D打印技術在工業生產中的應用,很大程度上促進3D打印行業的多元發展。
研精畢智市場調研網隸屬于北京研精畢智信息咨詢有限公司(北京研精畢智英文簡稱“XYZResearch),是國內領先的行業研究及企業研究服務供應商。通過有效分析復雜數據和各類渠道信息,助力客戶深入了解所關注的細分市場,包括市場空間、競爭格局、市場進入策略、用戶結構等,包括深度研究目標企業組織架構,市場策略、銷售結構、戰略規劃等,幫助企業做出更有價值的商業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