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人口基數大,市場上對血液制品的需求量更多,但我國血漿采集量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導致我國血液制品供給不足。且我國血液制品行業技術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因此部分產品還需從海外進口以滿足國內市場需求。我國血液制品監管政策嚴格,大型企業競爭優勢更強,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行業龍頭企業的技術水平和生產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國血液制品市場的發展前景。
一、中國血液制品行業重點企業分析
1、華蘭生物
華蘭生物于2004年7月上市,主營業務為血液制品、疫苗、基因工程產品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在國內市場占有率較高。根據所發布的2022年半年度業績報告,華蘭生物2022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3.49億元,同比增長82.32%,凈利潤5.83億元,同比增長27.49%。其中,血液制品收入12.81億元,同比增長0.71%。
2、博雅生物
博雅生物制藥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是以血液制品業務為主,集生化藥、化學藥、原料藥等為一體的綜合性醫療產業集團,總部位于江西省撫州市。博雅生物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血液制品為核心、專注醫藥工業”為發展戰略,致力于成為世界級血液制品企業。根據其財報顯示,2022年上半年博雅生物實現營業收入13.99億元,同比增長8.02%。其中,血液紙皮業務營收6.93億元,占比49.54%。
3、上海萊士
上海萊士的主營業務主要是生產和銷售血液制品。疫苗、診斷試劑及檢測器具和檢測技術并提供檢測服務。據財報顯示,2022年上半年上海萊士的營業收入達32.94億元,同比上升87.59%。其中血液制品生產及銷售業務占到其業務的99.98%,營業收入為32.93億元。
二、中國血液制品行業發展前景預測
1、整合資源,推動行業并購
由于血漿來源受限,因此漿站數量多、采漿量大、血漿綜合利用率高的企業具備明顯的競爭優勢,規模經濟效益明顯。目前中國血液制品行業集中度仍明顯偏低,國內大型血液制品企業年投漿量一般為300~500噸,與國外血液制品巨頭體量差距較大,企業間的兼并整合仍有很大空間。隨著國家引導性政策不斷出臺以及行業自身的發展,近年來,中國血液制品企業之間的并購行為逐漸增多,行業集中度將會進一步提高。
2、加大技術投入,提高血漿利用率
隨著國內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和醫療保障制度不斷完善,血液制品企業將繼續加強對血液制品的技術研發,提高血液的利用率。為了充分合理地利用寶貴的血漿資源,各生產廠家應升級生產設備,提高生產工藝技術水平。積極采用新的蛋白分離純化技術和方法,以提高產品的收率和純度,推進原有產品和生產技術的升級換代,同時積極開展血漿蛋白的綜合利用,大力研究開發新產品,并根據市場需要調整產品結構。
預計,將不久的將來,血液制品行業,未來的血液制品的 價格還將在市場供需不均衡的影響下繼續呈上漲趨勢,并將迎來黃金發展時期。
研精畢智市場調研網隸屬于北京研精畢智信息咨詢有限公司(北京研精畢智英文簡稱“XYZResearch),是國內領先的行業研究及企業研究服務供應商。通過有效分析復雜數據和各類渠道信息,助力客戶深入了解所關注的細分市場,包括市場空間、競爭格局、市場進入策略、用戶結構等,包括深度研究目標企業組織架構,市場策略、銷售結構、戰略規劃等,幫助企業做出更有價值的商業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