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脊柱疾病種類眾多,在老年人中最為常見。臨床上,脊柱疾病主要分為退變性脊柱疾病、脊柱創傷和腫瘤、脊柱畸形。脊柱病最直觀的癥狀表現就是疼痛、乏力,脊柱病患者深受其害。本文對脊柱耗材行業的產業鏈及發展前景進行了詳細介紹。
一、中國脊柱耗材行業產業鏈分析
1、上游產業
目前我國脊柱耗材行業上游原料充足,基本上能夠實現國產供應。2015-2021年我國鈦加工產量穩定上漲,增長速度逐漸加快。2020年我國鈦加工產量約9.7萬噸,同比增速約27%;2021年鈦加工產量提高到14萬噸左右,同比增長40%,比去年增長了將近11個百分點。
2、中游產業
整體上看,我國骨科植入市場規模呈上升趨勢。2021年骨科植入職場規模約340億元,脊柱耗材占到骨科植入市場的30%,僅次于關節耗材。2021年我國脊柱耗材市場規模約102億元,市場規模增速在10%左右。
脊柱手術屬于較為復雜的手術且風險高,脊柱產品技術壁壘較高,研發難度比較大。隨著國家對脊柱耗材行業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我國本土脊柱耗材企業的研發實力和創新能力也在加強,預計在未來市場占有率和行業集中度也會提升。
3、下游產業
我國骨科專科醫院數量呈增長態勢,尤其是民營骨科專科醫院,增長速度較快。2020年我國骨科專科醫院約660家,2021年增加到675家左右。骨科專科醫院數量的增多,推動了骨科醫院接診能力的提升。根據北京研精畢智的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骨科醫院診療人數為1700萬人,2021年增長到1760萬人。
二、中國脊柱行業發展前景預測
1、國產脊柱耗材產品替代進口
目前我國骨科醫療器械行業國產化率最高的是創傷治療市場,已經基本實現國產替代;其次是脊柱市場,國產脊柱產品的市場份額在逐漸上升。國內的大部分脊柱耗材仍以外資企業為主導,隨著我國相關政策的落實以及醫療行業的發展,未來國產脊柱耗材產品將替代進口產品,有助于更好滿足患者對脊柱產品的需要。
2、加大技術研發力度
當前我國脊柱耗材行業處于發展階段,再加上脊柱耗材產品的技術壁壘較高,脊柱耗材行業在未來發展過程中,將不斷汲取國內外先進技術,加大研發力度,脊柱耗材行業也將向國產化、品牌化、國際化方向穩步發展。
研精畢智市場調研網隸屬于北京研精畢智信息咨詢有限公司(北京研精畢智英文簡稱“XYZResearch),是國內領先的行業研究及企業研究服務供應商。通過有效分析復雜數據和各類渠道信息,助力客戶深入了解所關注的細分市場,包括市場空間、競爭格局、市場進入策略、用戶結構等,包括深度研究目標企業組織架構,市場策略、銷售結構、戰略規劃等,幫助企業做出更有價值的商業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