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發布的《世界能源藍皮書:世界能源發展報告(2022)》數據顯示,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已超過10億千瓦,海上風電裝機容量躍居世界第一。經歷過以采購進口機組為特征的風電 1.0 時代和以“西電東送”、“北電南送”為特征的風電 2.0 時代后,中國正式邁入風電發展的 3.0 時代。隨著新能源滲透率的不斷提升,海上風電行業將進一步發展。
1、行業政策
2022年6月國家發改委等9部門聯合發布《“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有序推進海上風電基地建設,開展升級海上風電規劃制修訂,同步開展規劃環評,優化近海海上風電布局,鼓勵地方政府出臺支持政策,積極推動近海海上風電規模化發展。開展深遠海海上風電規劃,完善深遠海海上風電開發建設管理,推動深遠海海上風電技術創新和示范應用,探索集中送出和集中運維模式,積極推進深遠海海上風電降本增效,開展深遠海海上風電平價示范。探索推進具有海上能源資源供給轉換樞紐特征的海上能源島建設示范,建設海洋能、儲能、制氫、海水淡化等多種能源資源轉換利用一體化設施。加快推動海上風電集群化開發,重點建設山東半島、長三角、閩南、粵東和北部灣五大海上風電基地。同年8月國務院發布《關于支持山東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支持山東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打造千萬千瓦級深遠海海上風電基地,利用魯北鹽堿灘涂地、魯西南采煤沉陷區等建設規模化風電光伏基地,探索分布式光伏融合發展模式。
2、裝機量
據北京研精畢智的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海上風電累計裝機容量約900千瓦,同比增長約50%,2021年增長到2600千瓦以上,同比增速不到200%。
從新增裝機量看,2020年我國海上風電新增裝機量約300萬千瓦,2021年我國海上風電新增裝機量達1700萬千瓦左右,同比增長了450%左右。
3、運行費用情況
海上風電后期運行費用包括維護費、保險費、材料費、員工薪酬及海域使用金等。由于海上風電場建設工程技術難度大,且建設成本高,在所有新能源發電成本中,海上風電成本最高。其中,維護費占比最高,約60%,其次是保險費和員工薪資,占比分別為14%和10%左右。材料費、海域使用金占比約為7%、1%。其他費用占比總共約7%。
4、競爭格局
我國擁有發展海上風電的天然優勢,海上風能資源豐富,企業爭相布局海上風電。就我國海上風電競爭格局而言,上海電氣、遠景能源、金風科技和明陽智能四足鼎立,分別占比未26%、25%、24%和19%。隨著海上風電行業的發展,核心企業將隨著市場規模的擴大而不斷拓寬新業務,未來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高。
5、相關企業分布
我國海上風電企業多分布于南方地區的沿海城市,其中,江蘇省海上風電企業數量最多,高達1400家相關企業,占全國相關企業的20%以上,其次是上海和山東省,相關企業數量位居江蘇省之后。
報告中的數據來源于北京研精畢智的相關分析報告,分析師對目前中國海上風電行業的產業鏈、發展現狀等方面進行深入分析,進而預測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提出合理的行業投資建議,有相關需求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