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農業(農資農機/農業生產/農產品流通)
1、楊凌農高會推介大會簽約金額達29.79億元
9月20日,中國楊凌農高會推介大會在楊凌舉行。省政協副主席孫科出席并致辭。農高會上,舉行了重點項目簽約儀式,簽訂了國際合作、科技推廣、農科新城發展等13個項目協議與合同,簽約總金額29.79億元。此外,會上還發布了楊凌農科新城發展戰略研究成果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未來農業研究院規劃,展示了農業示范區建設的先行者、探路者和引領者的階段性成果。從交流培訓示范到經貿產能合作,近年來,楊凌示范區以上合組織農業基地建設為平臺,通過積極拓展農業對外開放的新路徑,在構建農業技術交流平臺、開展農業生產培訓示范、推動農業產業務實合作等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外商來楊投資興業,正當其時。
2、農發種業擬在河南、安徽等地設立3家子公司
近日,農發種業發布公告稱,擬合計出資2000萬元在安徽、河南等地設立三家子公司,促進優質小麥種子和專用品種糧訂單業務快速增長,進一步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其中,農發種業聯合及所屬控股子公司--河南地神,擬聯合臨泉縣瑞泛農業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臨泉縣誠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在安徽省臨泉縣共同投資設立新公司,合計出資額占比51%。農發種業聯合及所屬控股子公司--河南地神,擬聯合河南省現代農業大數據產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在河南省鄭州市共同投資設立新公司,新公司注冊資本3000萬元,合計出資額占比51%。農發種業聯合及所屬控股子公司--河南地神,擬聯合鄧州市榮冠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中巢御景實業有限公司在河南省鄧州市共同投資設立共同投資設立新公司,合計出資額占比51%。
3、“全農碼”平臺上線運行
9月19日消息,由農業農村部大數據發展中心聯合相關單位研發打造的“全農碼”平臺正式上線運行。通過“全農碼”,可以為涉農領域各要素賦予數字身份,連接“地、人、物、財、事”,助力農業農村數字化。據悉,“全農碼”是在浙江等地方實踐探索基礎上研發的,可以為地塊、農戶、農產品等農業農村各類資源、主體、產品統一賦碼,全網識別、動態跟蹤,實現“一碼通識”;可以對接土地合同、身份信息、機構代碼證、達標合格證等,完成數據全面關聯匯集,掃碼即可查看關聯關系、關聯信息、關聯應用,實現“一碼呈現”;可以對接各類應用中的規則,依據賦碼對象正常、預警或中止的狀態,對其進行綠、黃、紅賦碼轉碼,實現“一碼監管”。
二、政策梳理
1、青島出臺社會救助擴圍增效新政 讓更多困難群眾進入救助范圍
【青島市民政局會同財政局、農業農村局、殘疾人聯合會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最低生活保障等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通知》】9月19日,青島市民政局會同財政局、農業農村局、殘疾人聯合會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最低生活保障等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確社會救助事項辦理期限,低保、特困、低邊等社會救助審核確認應在20個工作日內完成,特殊情況下最多不超過45個工作日。落實公示公布制度,將低保對象、特困人員有關信息在其所在村(社區)長期公布,在依法保護個人隱私的同時,加強社會監督。落實急難發生地實施臨時救助政策,實行急難對象24小時先行救助,提升救助“及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