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產業鏈作為僅次于房地產的第二大產業鏈,是影響循環經濟產業發展的重要一環。汽車產業鏈結構主要包括產品的技術、零部件的采購、汽車制造廠商、銷售和服務四個方面,上游涉及鋼鐵、機械、橡膠、石化、電子、紡織等行業,下游涉及保險、金融、銷售、維修、加油站、物流、餐飲等行業。
汽車行業由于產業關聯度較高,形成了巨大的經濟鏈條,對國家和地區經濟具有紅藥拉動效應,主要表現在增加國家財政收入、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和增加就業機會三個方面,根據中國青年報數據,目前全國與汽車產業相關的就業人數已經占到總人數的六分之一,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
2018 年以來,受宏觀經濟增速回落、中美貿易戰,以及消費信心等因素的影響,同時由于購臵稅優惠政策全面退出,使得我國汽車消費市場面臨較大的壓力。2019 年中國汽車產量、銷量分別為2552.8、2576.9萬輛,同比減少 8.7%、8.2%,我國汽車銷量持續下降,產業進入低谷期。而今年一季度以來,受疫情影響我國汽車市場延續下降趨勢,2020年2 月,汽車產銷量分別完成28.5 萬輛和 31 萬輛,同比分別下降 79.8%和 79.1%,并于 3 月來同比逐步回暖。
為了穩定和鼓勵汽車消費市場,年初以來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呼吁出臺增產促銷政策。協會提出“穩增長、促消費”相關政策建議,包括加快推進包括湖北地區企業的復工復產;保障工,提高物流效率;調整“雙積分”考核、延緩“國六”達標車型等積極減負政策;優化并延續新能源補貼政策,大力發展新能源車產業,以及盡快出臺激發消費潛力系列政策等。
在刺激消費方面,中汽協建議在限購地區適當增加汽車號牌配額,解禁新能源汽車限購;將個人購車支出納入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調整小排量(1.6L 以下)乘用車購臵稅率;出臺“汽車下鄉”促進消費政策;實施“國三”排放車輛購臵稅減免;加大汽車金融支持;提高整車出口增值稅退稅稅率,促進整車出口;以及促進二手車流通和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