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公開資料顯示,當前全球海運貿易量占全球貿易總量的比重超過90%,是全球貿易的主要組成部分,為船舶制造行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從國內市場來看,目前我國船舶制造行業內的企業數量較多,分別分布于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其中主要包括中國船舶集團、中遠海運重工、江蘇揚子江集團有限公司和江蘇新時代造船公司等企業。
一、中國船舶制造行業競爭格局分析
1、企業數量
造船工業作為衡量一個國家工業水平的象征,具有較高的產業綜合性,其中船舶制造行業為海洋開發和航運交通等方面提供裝備支持,當前我國已經逐步邁入了全球造船大國的行列,相關企業數量占全球市場的比重比較高。根據北京研精畢智信息咨詢調研統計,2021年末,中國船舶制造企業數量接近8.3萬家,同比下降約10%。
2、省份分布
從行業區域分布情況方面來看,國內船舶制造相關企業呈現區域集中化分布態勢,截至2021年底,江蘇省以25%左右的比重位列第一,船舶制造企業數量超過2萬家;其次為山東省和上海市的船舶制造企業數量分別達到1.1萬家和0.8萬家,占國內相關企業總數量的13.3%和9.6%,浙江省和廣東省分別以0.7萬家和0.6萬家的企業數量排在第四和第五的位置,占比8.4%和7.2%。
3、企業占有率
在中國船舶制造市場中,主要被中國船舶集團、中遠海運重工、江蘇揚子江集團有限公司和江蘇新時代造船公司等企業所占據,以各企業的造船完工量作為分析依據,2021年底,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以15%的市場占有率排在首位;其次為江蘇揚子江船業集團公司和江蘇新時代造船有限公司位列其后,分別占比12%和10%;大連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和南昌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占據第四和第五,同期兩者的造船完工量占比分別為9%和7%左右。
二、中國船舶制造行業發展趨勢預測
1、市場競爭力持續增強
根據北京研精畢智信息咨詢日前發布的行業分析資料顯示,2021年中國造船完工量占全球市場的比重已經達到47%,同期新接訂單量和手持訂單量也呈現大幅度增長的趨勢,均居于全球前列,保持領先地位,中國造船業競爭力進一步增強。隨著我國船舶生產制造水平的不斷提高,為船舶工業化進程的加快提供了有力的支撐,對于推動我國船舶制造行業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預測未來我國船舶制造行業競爭力將會持續增強,在全球市場中占有至關重要的地位。
2、綠色化制造趨勢加快
當前全球已經逐漸進入“工業4.0”時期,對于各個相關行業來說,生產制造綠色化和智能化都將會成為主要的發展趨勢,近幾年我國不斷出臺相關政策支持船舶制造的綠色化發展,比如2022年2月交通運輸部發布了《長航系統“十四五”發展規劃》,提出推廣應用新能源和清潔能源動力船舶,推動延續新建、改建LNG單燃料動力船舶鼓勵政策,積極支持純電力、燃料電池等動力船舶研發與推廣,在政策層面積極引導船舶制造行業的綠色化轉型。
更多行業資料請參考北京研精畢智信息咨詢有限公司的相關報告,同時研精畢智還提供細分市場調研、行業研究報告、市場調研報告、客戶委托項目調研和個性化調研等各類服務。
關注公眾號
看更多報告